近日,“礦業報國 綠色發展 智創未來”現代礦山發展論壇在京舉辦,與會嘉賓表示,應積極推動礦業智能綠色安全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科學配置、綠色低碳轉型,構建循環經濟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新格局。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表示,我國有色金屬礦業建立了設計、施工、生產完整齊備的產業鏈、供應鏈,形成了龐大的礦產資源產業,牢固確立了世界第一大有色金屬生產國、消費國、貿易國的地位。2022年,我國有20余種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產量排名世界第一,既包括鉛、鋅等大宗礦產,也包括稀土、銦、鎵、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同時我國有色金屬礦業的自主創新和裝備水平已從模仿、跟跑發展到目前的部分并行階段,有力支撐了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
中冶集團暨中國中冶黨委常委、中國中冶副總裁曲陽認為,當前,世界能源革命加速演進,綠色低碳轉型浪潮翻涌,全球競爭格局在信息化技術的進步中不斷重塑,推動著我國礦業行業向保障國家資源安全、促進能源轉型以及綠色、智能化發展方向持續轉型,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面對新機遇、新挑戰,應始終堅定目標方向,在新時代勇擔新作為,緊緊圍繞增強核心競爭力、發揮核心功能,堅持戰略定力,加速推進創新發展,全力實施深化改革,為礦業行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恩菲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誠表示,在非煤礦山領域,中國恩菲緊盯行業難題謀創新,聚焦產業需求促發展,始終致力于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近年來,堅持以研發賦能業務、創新驅動發展,科研平臺質量不斷提升,各類創新技術競相涌現,成果轉化持續活躍。實現了礦山領域多項第一,承擔了我國金屬礦山90%的超千米深井設計,開創了國際領先的高濃度膏體充填成套技術裝備,建成了我國首座自然崩落法礦山和最大有色地下礦山,先后實施了多個大型尾礦庫。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表示,智慧礦山是世界礦業發展的大趨勢,智慧礦山建設要以礦產資源的安全職能,綠色低碳開發為目標,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礦業開發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保障,構建全面感知、實施互聯、自主學習、動態預測、科學決策、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實現礦山資源開采運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全流程的智能化運行。采用因礦施策、效益優先的原則,堅持前瞻性、先進性、可靠性、實用性和開放性統一的迭代發展,實現分布式統一架構的智能化系統架構設計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運敏認為,“數”“智”主推中國制造高飛遠航,在中國制造2025目標指引下,新基建實現內循環,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布局與發展,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需求將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保持著旺盛的勢頭。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將圍繞戰略性礦產資源展開,我國采礦技術目前處于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硬件開采方面,尤其是超大規模開采工藝和技術及裝備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希望未來能看到這方面的提升與突破。
中國五礦首席技術專家、中國恩菲副總工程師劉育明認為,我國礦產資源未來的總體趨勢是向深井、超大規模不斷發展?;诎l展趨勢,中國恩菲正著力攻關深井超大規模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包括深井開采工藝、全尾砂膏體充填、熱害控制、深井提升系統、智能裝備、自然崩落法等系列技術,以技術能力的提升不斷攻克和解決資源綠色高效開采等方面難題。
目前,我國面臨資源保障能力不足,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資源勘探能力不足,創新能力亟待增強等嚴峻挑戰和問題。
對此,葛紅林提出,要最大程度地減少國家戰略發展的后顧之憂,加快提升內循環的資源保障力和外循環的資源控制力,贏得全球戰略發展的競爭力。最大程度地縮小與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要加大有色金屬資源勘查技術的科技攻關力度,加快裝備設施的研發制造和國產化進程,最大程度地縮小差距,打造自主可控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現代化產業體系。同時,最大程度地實現綠色化智能化發展,秉持礦產資源開發綠色化、智能化的理念,自覺融入“雙碳”行動,將綠色環保貫穿于礦山生態修復,綠色采選全過程。推進數字化賦能有色礦業發展,推動各環節智能化融合,努力開創數字化發展新局面。
發揮物化探科技創新在找礦突破中的關鍵作用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绷暯娇倳浽诮o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绷暯娇倳浽诮o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回信中,明確指出了礦產···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發布了關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旨在進一步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通知結合《現代···
,隨著3座井口平臺通過驗收,中國渤海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I期開發項目的海上開采平臺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建造完工,為年內順利投產提供了關鍵···
參展地址: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