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替代加速 工業軟件助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是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依托數字技術發展更高水平、更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已然成為各國的戰略共識。制造業正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陣地,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工業軟件。

  8月26日,由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天軟件)主辦的“思變·破局·共生——2022智能制造峰會及華天軟件用戶大會”在山東青島市召開。與會嘉賓聚焦智能制造產業,解讀最新產業政策,發布最新產品技術,探討行業發展新模式,破解智能制造奧妙,布局中國制造業美好未來。

  

  工業軟件國產化勢在必行

  工業軟件被譽為工業制造的大腦和神經,隨著全球“傳統制造”加快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工業軟件正在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性工具。此前工信部出臺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補足國內產業鏈短板弱項,其中工業軟件將是重點補強環節。

  據了解,中國工業軟件大多依賴海外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根據《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白皮書 (2020)》數據,2019年,中國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國產化率僅有5%,生產控制類為50%,經營管理類為70%,在高端工業市場,國產化率更低。大量工業企業使用海外工業軟件產品,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將對國計民生造成巨大損失。

  在信息化技術爆炸式發展的時代,企業對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提升、異地協同工作、跨企業、跨部門、跨專業協作的需求日益增強。工業軟件作為工業企業運營的“大腦”,是支撐國家發展和創新的隱形“國之重器”。

  制造企業要實現產業升級、優化現有經濟結構,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而國產工業軟件的崛起,必將為中國制造業自主創新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中國要實現“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工業軟件是核心。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培根在《發展工業軟件的兩個問題》中圍繞“硬核問題”、“構建生態”兩個維度展開演講。

  李培根指出,能定義制造的軟件主要是工業軟件,發展工業軟件,關鍵是要“硬碰硬”,讓它解決制造業實際問題,破解生產“痛點”。

  “工業軟件產業發展必須注重建立生態合作體系,而這個生態系統需要軟件行業與制造業協同,只有在數字空間,才能解決制造(工業)的深層次問題?!崩钆喔f。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原企業研究所所長陳小洪在《中國工業軟件發展的挑戰、意義和前景》中提出,工業軟件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和核心支撐,已被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的過程中,工業軟件“卡脖子”難題日益凸顯。未來,需要政府、工業軟件企業、用戶等多方聯動,共同為國產工業軟件發展創造條件。

  

  加強頂層設計助推行業發展

  伴隨著制造業轉型步伐的加快,工業軟件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國密集推出促進工業軟件發展的政策,極大促進了我國工業軟件行業發展。進入“十四五”,配合智能制造、芯片產業、加速內循環等新發展戰略,促進工業軟件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指導意見繼續出臺。

  2021年3月,發改委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軟件等瓶頸短板。2021年11月,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提出打造面向產生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孿生系統,推進綠色技術軟件化封裝?!豆I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產業政策為工業軟件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2022年7月27日,在第二屆中國工業軟件大會上,工信部總經濟師許科敏表示,工信部將扎實推進實施國家軟件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軟件產業。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報了解到,今年1-7月,全國軟件業務收入達到5.4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山東軟件業繼續保持高位增長,實現收入4937.1億元,列全國第4位,同比增長17.8%,高于全國、東部地區7.5個、8.3個百分點,增速在軟件收入前十的省市中居首位。

  會上,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翟魯寧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省是工業大省制造大省,同時也是軟件大省,發展高端工業軟件,是推動工業、軟件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結合點。以山東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天軟件”)為代表的一批數字企業正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數字化的同時,也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盧陽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青島市堅持把工業互聯網作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脈絡,圍繞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實施“工賦青島”行動,創新開展工業互聯網“四新領航 能級躍升”行動。多年來,華天軟件與青島開展了深層次的合作,牽手青島數十家制造業企業,探索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破解智能制造難題。

  

  求新思變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中國制造業“做強”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工業數字化勢在必行,工業軟件的需求也隨之擴大。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各年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公報中的數據,2021年我國工業軟件營收規模達到2414億元,同比增長22.3%,近十年復合增速約14.2%。

  但目前中國三維CAD領域,無論是航空、航天、核電、船舶,還是高鐵、汽車,基本都被國外三維CAD軟件所壟斷。這種情形嚴重影響我國的技術自主創新以及信息和知識產權安全。而且目前還面臨著嚴峻的“卡脖子”風險。

  作為國產工業軟件的先驅者,華天軟件具有最強的前沿技術攻關能力,是國內擁有產品線最全的工業軟件研發企業,華天軟件董事長楊超英表示,華天軟件與合作伙伴需求互補,形成了面向不同領域的解決方案,已助力三千多家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未來,通過提高華天軟件的“技術強度”、“人才濃度”和“布局廣度”,持續為用戶提供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共同助力國產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

  “追求高質量發展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制造業轉型升級離不開數字化。在制造業轉型方面,要做好設計、仿真、工藝、制造、銷售、維修等流程的數字化?!鄙綎|山大華天軟件有限公司CTO/山東華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梅敬成在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表示。

  梅敬成表示,順應國家需求、著眼巨大市場、實現技術創新,開發推廣一個基于云架構的CAD產品,是顛覆傳統的基于PC的CAD市場、打破國外軟件的壟斷、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國產工業軟件的換道超車的絕佳時機和途徑。

  梅敬成向中國工業報介紹了基于云架構的三維CAD平臺CrownCAD,他表示,CrownCAD的底層技術(三維幾建模引擎、幾何約束求解器)完全國產自主,這在國產三維CAD軟件里面是唯一的,因此不怕任何“卡脖子”。

  關于CrownCAD的云架構帶來的優勢,梅敬成介紹,一是無需安裝,打開瀏覽器就能干活。二是多終端運行,電腦端、Pad端、手機端、智慧屏都可以運行。三是跨平臺,Windows、Linux、鴻蒙上都可以跑。四是支持云上部署。五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私有化部署,保障信息安全。六是已經具備數據管理功能,CrownCAD相當于內置了一個基礎的PDM系統,降低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成本。七是創新便捷的協同設計。支持多用戶、多終端的異地對同一模型進行協同設計與評審。

  “正是這些明顯的優勢,使得CrownCAD可以實現對傳統基于客戶端的CAD市場的顛覆,打破國外軟件的壟斷、解決‘卡脖子’問題?!泵肪闯烧f,它滿足了“無處不在、人人能用”的需求,支持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部署,且針對個人、企業提供不同版本,提供全面、多樣的定制化服務。

  梅敬成表示,這個產品自從去年正式發布以來,在公有云上已經有17萬的注冊用戶,在企業的私有化部署里面也有很好的市場開拓,產業已經在航天、航空、鐵路、石化等國家的重要領域得到了應用。

  今后,華天軟件將順應時代趨勢,繼續為企業提供切實可靠的工業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實現業務一體化融合,結構性降本增效,更好擁抱數字化時代。

  

  工業軟件前景廣闊潛力足

  數據表明,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超45萬億元,占GDP比重39.8%,穩居世界第二?!皵底纸洕北晃宕螌懭胝ぷ鲌蟾?,證明數字化轉型早已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修課。這對工業軟件供應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帶來新的機遇。

  梅敬成表示,中國中小制造企業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對大部分企業來說,三維CAD是一個剛需,但是“昂貴的正版軟件”對利潤已經很薄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CrownCAD 憑借完備的建模功能、先進的云架構,能夠助力廣大的制造業企業創新和轉型升級。此外,國外軟件,不能滿足中國制造業不斷變化的發展需求。

  “由于我們的核心技術完全自主,不需要向任何第三方支付任何費用,因此產品成本可控,我們能夠提供性價比最優的國產三維CAD軟件,滿足企業的正版化需求,幫助工企業降本增效?!泵肪闯烧f。   

  梅敬成認為,國產替代疊加工業轉型,行業市場空間廣闊。一方面,中國工業軟件發展尚處于早期階段,各環節國產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中國工業正在進行升級轉型,智能制造是主要轉型方向,工業軟件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此外,完善的工業體系及龐大的制造業產值是我國工業軟件成長的沃土。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2020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為28.61%,2011-2020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相比于同期工業軟件規模全球比重僅有6%,可預計有廣闊的發展空間。